从1935年起参加长征、西路军、淞沪会战,唯一有此经历的开国将军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3:59    点击次数:127

从1934年到1936年,那是红军三大主力进行长征的日子。而到了1936年底到1937年的春天,红军西路军又转战到了河西走廊。再到1937年8月13日到11月,淞沪会战爆发,那可是正面战场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。想想长征、西路军、上海淞沪会战这三个时期,哪个不是让人刻骨铭心?长征和西路军,那是大自然在极限地考验着人们;而淞沪会战,则是残酷的战争环境对人的磨练。那么在1935年到1937年间,究竟有没有人同时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呢?答案是肯定的,而且其中还有一位后来的开国将军,他就是来自安徽省霍丘县的老红军陈宜贵。只不过,了解这段历史的网友还真不多。

陈宜贵,他呀,有的人说是1916年2月1日出生的,但也有人说是1914年,反正他是安徽霍丘县姚李区大固店乡塔寺村的人。14岁那年,也就是1930年,他在老家就加入了红四方面军。到了1932年底,他又跟着红四方面军进了四川,在川陕苏区那边打仗。1935年,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,渡过嘉陵江西进,那时候19岁的陈宜贵已经是红四主力30军88师265团的参谋了,他的团长是邹丰明,政委是黄英祥。记得1935年3月底西渡嘉陵江那会儿,陈宜贵还带着一支突击队,为主力部队渡江硬是开辟出了一条路。陈宜贵这一路上参加长征,在川西过了三次雪山,走了三次草地,啥困难都扛过来了,最后终于在1936年10月跟着部队到了甘肃会宁,胜利会师了。

红军三大主力会合那会儿,陈宜贵刚好20岁,已经当上了红9军的保卫局长。没多久,他又跟着红9军渡过黄河,加入到西路军,一路往河西走廊进发。在西路军的日子里,陈宜贵参加了好多场硬仗,像是在甘肃的一条山、古浪、永昌、山丹、高台,还有倪家营子这些地方,每一仗都打得异常艰难。那时候,他还被调到了西路军总部保卫局,做了侦察部的副部长。到了1937年3月,西路军打输了,21岁的陈宜贵就带着总部机关的100多号人,在祁连山的康隆寺那儿打游击。但因为敌人太强大,他们被打散了。于是,陈宜贵就领着几个人,沿着长城往东走,打算回延安。结果,6月份走到天水秦安县城的时候,被毛炳文的37军给逮住了。好在他们没有暴露身份,就被编进了37军当兵。

没多久,抗日战争打响了,驻扎在陕西宝鸡的德械师36师要赶去上海,参加那场重要的淞沪会战。毛炳文部给36师调配了一些老兵,陈宜贵就是其中一个。原本呢,陈宜贵在去宝鸡的路上是有机会溜走的,但他琢磨着,先领了军饷当路费再走也不迟。谁承想,一到宝鸡,立马就被赶上火车,直接发往上海了,逃跑的计划也就这么泡汤了。

陈宜贵投身的那场淞沪会战,可是抗战史上响当当的一仗,打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。中日两边,加起来足足有百万大军在那拼杀,一打就是整整仨月。36师在上海的表现,那叫一个英勇,把德械师的风采都给展现出来了。刚上战场那会儿,他们师才9000号人,在虹口、杨树浦、江湾、苏州河南岸这些地方,硬是挺了仨月。期间,他们还四次增兵,每次都能来个1500到2000人。淞沪会战打完,36师伤亡人数超过了12000。陈宜贵呢,跟日本人干架时,也是拼了命,结果就负伤了。后来,他被送到了上海顶尖的中山医院。眼瞅着上海快守不住了,有个大夫赶紧催他快走。陈宜贵先到江西养伤,伤好了以后,他又琢磨着坐火车奔西安去了。

1938年春天,22岁的陈宜贵抵达了西安,他直奔八路军办事处,跟林伯渠详细讲述了自己从参加西路军一直到回到西安的整个过程。没多久,他就启程回了延安,在抗大开始了学习生涯。等陈宜贵在抗大顺利完成学业后,他再次踏上了征程,前往华北抗日前线,全身心投入到了保卫家园的新战斗中。



上一篇:以錾作笔 镌铜入画(工匠绝活)
下一篇:汪小菲二婚前夕!张兰全身红感谢Mandy「难为妳因为爱他」

Powered by 冠盈体育5765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